禁忌源於社會初期,是伴隨人類文明發展的社會現象,貫穿整個人類社會體系。在古時,禁忌具有維護社會安定的約束力;乍看讓人啼笑皆非,但仔細研究也似乎不無道理。
關於鬼節
「盂蘭節」又稱「鬼節」,為農曆七月十五日,相傳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。在道教的角度來說,是日為「中元節」,為地官赦罪日。傳說由農曆七月一日起,地府中的遊魂野鬼就開始被釋放出來,他們在人間遊盪期間能接受人們的祭祀;鬼門關於七月三十關閉,鬼節亦會結束。
鬼節典故-目連救母
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,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,在修行前父母已雙亡。目連十分思念去世的母親,就用了「天眼通」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的生活情況。原來母親成了餓鬼,連飯餘菜渣都沒有,瘦骨嶙峋。
目連看了後十分心痛,於是運用法力,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,但是飯菜一送到口邊就便化為火焰,他看到這種情境後非常無奈,於是把這個情況告訴釋迦牟尼,佛祖告訴目連,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,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,萬劫不復,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,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。於是目連就聯同一眾高僧,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,以超渡餓鬼亡魂。
後來,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後世,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,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,人們都會宰雞殺鴨,焚香燒衣,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,化解其怨氣,不致於遺害人間,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鬼節的風俗。
鬼節的禁忌
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,亦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,這時候陰氣最重,所以晚上最好不要出門,以免撞鬼。另外,亦不要到河邊或海邊,以免失足成了水鬼的替身。除此之外,不要亂說一些不吉利或得罪靈界的說話,以免招惹陰靈。
盂蘭節的習俗
七月燈
在一些地方傳統習俗中,人們喜歡在鬼節時點燈籠,點燈的形式各異,但目的都是用來按撫那些孤魂野鬼,其中一種習俗名叫「樹高燈」,就是將一些燈籠,掛在一支長竹竿頂上,然後將竹竿豎高,目的是要招聚鬼魂,讓他們集合在一起,才進行超渡。
另一種稱為「放水燈」的,亦很有趣,每逢到了鬼節時,人們會聯群結隊走到河邊,將造得美倫美煥的花燈放進河裡,不過在放燈之前,要預先準備好三牲酒禮等祭品,並由法師朗頌致祭經文,之後開始放燈儀式。放水燈的目的,其實亦是為孤魂野鬼引路,邀請他們上岸享受祭品,以求平安。
在一些地方傳統習俗中,人們喜歡在鬼節時點燈籠,點燈的形式各異,但目的都是用來按撫那些孤魂野鬼,其中一種習俗名叫「樹高燈」,就是將一些燈籠,掛在一支長竹竿頂上,然後將竹竿豎高,目的是要招聚鬼魂,讓他們集合在一起,才進行超渡。
另一種稱為「放水燈」的,亦很有趣,每逢到了鬼節時,人們會聯群結隊走到河邊,將造得美倫美煥的花燈放進河裡,不過在放燈之前,要預先準備好三牲酒禮等祭品,並由法師朗頌致祭經文,之後開始放燈儀式。放水燈的目的,其實亦是為孤魂野鬼引路,邀請他們上岸享受祭品,以求平安。
3A ( 25 ) 韓卓盈